“一节课、两小时”,体育正在回归“C位”

2025春季学期,各地教育部门密集出台文件,要求落实中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综合体育活动两小时”。

北京发布“体育八条”,要求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云南启动“壮苗行动”,以督导和飞检落实“两小时”硬指标。安徽蚌埠提出“无体育、不教育”,强调树立“健康之一”理念。

近年来,在应试教育和学业压力下,体育课被占用时常发生,小胖墩、小眼镜、小豆芽、小焦虑的“四小”问题还未解决,又出现了“小糖人”等新健康问题。

“一节课、两小时”的举措,正是为破除上述病态内卷、回归育人本质,也是撬动教育生态重构的有益尝试。

“一节课”不是小事,“德智体美劳”一直是教育的基本定位,在五育并举中,体育既是独立的教育维度,又处在贯穿其他四育的“C位”。

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蔡元培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 写下“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陶行知认为“健康是教育的出发点”。体育在育人中的独特功效,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不但在于“强身健体”范畴,而且是塑造完全人格、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载体。

因此,近两年逐渐细化的中小学体育改革,不仅是对当下青少年健康问题的干预,更关乎民族未来竞争力。

“两小时”并非目的,但对运动时长的刚性要求,有助于杜绝体育阴阳课表等现象,也在倒逼广大中小学切实“动起来”。

改变正在发生。为解决师资短缺,蚌埠市鼓励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老师 *** 体育;为弥补场地不足,昆明市中心“麻雀”中小学将整个学校拓展为运动场;为丰富“两小时”,合肥市引入了魔镜跳绳PK、AI智慧跑道等科技手段。

当然,政策如何更好落地,兼顾刚性与灵活性;如何防止体育应试化,避免“两小时”全是跑跳投的枯燥机械填充;如何与手机抢孩子,引导青少年养成终身运动习惯,还需更多探索细化,更需家校社协同发力。

但无论如何,当孩子们能够自由奔跑时,是在跑向“新时代合格接班人”的成长之路——这条路或许会暂时占用作业时间,却将为他们人生的马拉松储备无法估量的健康资本与生命能量。

  • 尾盘:三大股指基本持平
  • 大众汽车在美国召回89417辆汽车
  • 长城基金总经理邱春杨:以投资者为本,共赴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荣耀400海外版官宣
  • 松下集团因利润下滑裁员1万人,本土和海外各占一半
  • 南京单身女性试管助孕案例再引争议,背后仍存法律困境
  • 美国债市:国债收盘窄幅涨跌互现
  • 墨西哥宣布就“墨西哥湾”更名一事起诉谷歌
  • 所有汽车公司都把战略重心放在了利润更高的SUV车型上 | 2025上海车展
  • 结婚不需要户口本了,今天起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
  • 美联储,突爆大消息!多位官员发声捍卫美联储的独立性
  • 心相印回应客服辱骂顾客:账号可能出现异常,目前正在排查
  • 商业头条No.68 | 致命两秒:小米SU7碰撞爆燃事故全复盘
  • 习近平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
  • 连平:央行5000亿再贷款,长期将拉动社零增长10%
  • 中美会谈前中国加速替代美产品:中国从阿根廷巴西买大豆替代美国
  • 锂电产业链周记 | 宁德时代发布全球最大储能系统 蜂巢能源4月海外动力电池出货量创历史新高
  • 于慈珂:中国、日本、韩国成为全球IP经济市场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