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消费应重点突出 防止政策碎片化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之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提出,下一阶段在货币政策思路上要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资金需求。

(图侵删)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之一,金融支持消费也屡屡被强调,具体支持措施也在陆续出台。比如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从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等。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已较为完善,金融机构围绕不同消费场景创新推出多元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可以说金融支持消费已有较好基础,但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

  《报告》提出,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同时,要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支持消费首先要聚焦消费重点领域。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等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

  其次,要加强对改善型消费和新型消费的支持。

  近年来,对传统消费领域的财政及金融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效应也会逐步呈现边际递减。上述《报告》中的专栏文章指出,从结构看,受限于市场饱和与供需适配性,传统商品消费增长逐渐承压,而服务消费需求持续升温,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稳步提升。

  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增加适应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供给。

  改善型消费包括文化娱乐消费、旅游消费、体育消费、教育和培训消费、居住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则包括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这应该都是金融支持消费的重点方向。

  再次,金融支持消费措施要形成体系,防止政策碎片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

  将来,要实现金融支持消费政策的系统化,防止碎片化。

  因为碎片化的具体消费支持政策在效果上可能会偏于短期化,促消费的重点在于强化顶层规划,建立完善衡量消费发展的政策和系统性指标体系。这需要央行、财税部门及地方上的共同努力。

  在近年来国内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在促进消费上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金融支持消费也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在重点领域提供更多消费机会,着眼于改善型消费和新型消费正是其中体现。

  • 首映|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我仍在此》即将公映
  • 4月国内物价数据维持低位运行,核心CPI涨幅稳定体现经济韧性
  • 松下集团因利润下滑裁员1万人,本土和海外各占一半
  • 盘中必读|Manus开放注册!AI智能体概念大涨,酷特智能20CM强势封板
  • 第四轮伊美核谈判将于11日在阿曼举行
  • “行人相撞案”现场视频公布法院道歉:表述不当造成误导
  • 从70元卖到3000元,撕拉片为何火了?
  • X平台的头部广告客户已回归了96%,马斯克:欢迎
  • 巴称巴控克什米尔地区11人在印方夜间炮击中身亡
  • 微信、QQ可全国预警地震,iOS系统强提醒待解锁
  • 本土智能化难解保时捷困境
  • 摩根大通CEO: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太大太激进”
  • 松下集团因利润下滑裁员1万人,本土和海外各占一半
  • 英国计划出台移民新政结束“开放边境”政策
  • 盘中必读|今日共70股涨停,沪指收盘微涨0.17%,航运概念尾盘走高
  • 社恐也能嗨起来,《孤独摇滚》千人观影齐舞荧光棒
  • 连平:一揽子金融政策时机力度适宜,年内还有降准降息空间
  • 中国悬疑剧,为何走不出“小镇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