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积分大幅贬值遭质疑,涉及工行、中行、农行等

5月9日,浙江消费者晓聪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中国工商银行随意变更积分兑换比例偷偷贬值积分,涉嫌损害消费者权益。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情况还涉及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多家银行积分权益大缩水

未来可能会继续调整积分规则

记者调查发现,4月8日,工行官网发布了“关于全面整合个人客户增值服务回馈形式并全新推出‘工银i豆’的通告”。

通告称:自2025年4月13日起全面整合该行积分(含消费积分和特定积分)、尊享星点值、绿色能量和私享权益等各类个人客户增值服务回馈形式,同步全新推出统一的个人客户增值服务回馈形式“工银i豆”,各类来源“工银i豆”可统一累积后在“工银i豆”商城兑换商品和服务。根据通告,转换规则为:1积分或者50绿色能量等于1豆,1星点值等于2000豆。

据记者了解,有些看到了该通告的消费者以为,工行只是统一了积分系统的品牌名称,但没想到的是,4月13日后,同数量i豆可兑换的商品价值较此前的积分出现了贬值。此前,7000积分大约能兑换10元的礼品,现在则需要1万个i豆,贬值30%。

晓聪告诉记者,以前18个星点值可以兑换100元盒马卡/唯品会卡,现在同样的商品要9.84万个i豆。按工行的转换规则,约等于49个星点值,权益缩水约2/3。

出现同样情况的还有

中行和农行

中行4月21日0点开始对在架礼品积分值进行了微调。以普通积分为例,原来100元京东e卡需要6.75万积分兑换,现在则调整为7.21万积分,天猫超市卡、盒马卡等也存在类似比例缩水。很多卡友们关心的里程兑换,贬值也比较明显。

农行虽然没有全面调整,但在积分兑换航空里程方面缩水不少。信用卡钻石及皇冠会员每月抢兑里程从1.25万积分兑换1000里程,变成了1万积分兑换500里程。同时,兑换里程上限也被减到了原来的一半。

银行调整积分规则出于什么考虑?

工行、中行对此未予以说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衍行表示,积分贬值,可能是银行在控制成本,也可能是商品价格上涨。也有一些银行通过降低积分价值来吸引客户使用更高级别的信用卡,从而增加收益。未来,银行可能会继续调整积分规则,以适应市场变化和自身利益需求,鸡肋积分现象可能会加剧。

银行调整积分兑换规则

未提前告知则涉嫌违约

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告诉记者,积分调整是银行的权限。不过,众多工行用户认为,工行这次调整,没有短信通知用户,也没在手机银行APP上进行推送,更没有对积分权益进行新老划断,设置过渡期,存在明显瑕疵。

工行用户王女士此前积累了10多万积分。她认为,工行只是告知要将积分转换成i豆,但并没有明确告知转换完成后积分会贬值。王女士表示:“工行也没有给出缓冲期,而是在转移完成后直接贬值,没有诚信可言。”

记者注意到工行在通告中称,“工商银行将会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工银i豆’的生成、兑换的标准及规则,具体以中国工商银行官方公布为准。相关调整事项将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规定要求,经相关途径(如网站、短信等)公告后生效。”

然而,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四条,商业银行拟变更信用卡章程、产品服务等事项的,应提前45天通知持卡人。

中行的积分贬值同样很突然

据了解,此前有消息称中行积分将贬值。4月20日,中行在兑换影音会员处通告称:“当天21点30分至24点进行系统维护升级,其间暂停服务”。而在升级之后,中行的积分就贬值了。

对于银行是否在调整积分规则前通过显著方式告知用户、是否留有合理过渡期等问题,记者分别向工行、中行相关人士提出采访请求,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白耀华律师表示:“即使银行有权依约单方调整,也要确保调整内容公平合理,未明显损害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同时,银行应提前向持卡人进行通知,保障持卡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若银行未履行通知义务,或调整内容明显不公平,银行的行为可能涉嫌违约。

记者了解到,针对工行积分大幅贬值的情况,已有部分用户在投诉后获得了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的赔偿。

银行擅自调整积分兑换比例

法院判决按原比例兑换

此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宣判过一起银行积分贬值纠纷案案例。郝先生为了兑换航空里程参加某银行信用卡中心活动,在获得180万全部活动信用卡积分3个月后,银行自行提高积分兑换比例,郝先生认为自身权益受损,将该银行和该银行信用卡中心诉至朝阳区人民法院。

2023年7月,朝阳区法院认定银行信用卡中心违约,判决银行信用卡中心继续按原积分兑换比例为郝先生兑换剩余的154万积分,并免除郝先生部分信用卡年费。

该案审理法官表示,郝先生以放弃相应存款利息乃至丧失相应资金支配利益为代价,获得了相应的积分。该积分具有一定利息替代物及财产价值属性,郝先生对于相应积分价值具有合理的预期利益,而该预期利益应予保护。金融机构作为资源、信息、技术的强势方,在制定及修改相关条款时,应努力将相关权利限定在基本符合金融消费者合理预期的范围内行使,同时从实质上落实相关提示说明义务。

建议:

消费者若对权益调整存在异议,可先核对信用卡申请合同或用户协议,确认银行是否有权单方面调整权益,以及银行是否履行了通知义务。

若银行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调整不公平,消费者可通过银行 *** *** 、网点等进行投诉,要求银行恢复原权益或给出合理解释。此外,消费者也可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

(原题为《银行积分大幅贬值遭质疑!涉及工行、中行、农行等》)

  • 4月国内物价数据维持低位运行,核心CPI涨幅稳定体现经济韧性
  • 小杨臻选“复制”不了东方甄选
  • 息差最高的民营银行也扛不住了!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 飞书谢欣:工具和人的关系存在错位,员工常被视为工具的附属
  • 甜蜜升级!解锁荔乡茂名的全新打开方式丨发布会看广东
  • 滥施关税让美国自吞苦果,特朗普承认货架变空
  • 非洲雕刻艺术有着怎样的“变形之美”
  • 信披、核算失准!恒大高新及相关责任人被出具警示函
  •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美国24万亿美元对外净债务是全球重大隐患
  • 远景计划2028年让核心供应链全部使用绿电
  • 日产计划追加全球裁员超万人,去年底刚宣布裁员 9000 人
  • 美联储理事为央行独立结构辩护 示意解雇美联储官员将对经济不利
  • 特朗普淡化亲自参与俄乌和谈的可能性 普京会否出席仍是谜
  • 媒体谈法院就“行人相撞案”道歉:执法公正,普法莫拉开“距离”
  • 券商喜迎 “开门红”:一季度经纪业务普涨、自营差距拉大,东方证券营收挤进前十
  • 今年白酒市场有点冷!酒企面临三大挑战
  • 515投资者保护日 | 火爆出圈!国联安基金荣获2025年度投教项目优秀实践奖